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12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明德楼309教室组织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该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媛主持。
备课会上,李媛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怎么进”思政课以及“如何教”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分享。她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重大的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其不仅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延续,更是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章。为深入推动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确保大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全面且深入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思政课教师需积极主动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刻领悟全会精神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明确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与方法,进而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真正入脑入心。
随后,周维强教授分享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个章节的具体建议。他认为,需要全面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基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效,深刻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梳理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时间脉络和中心议题,深刻阐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伟大创造。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撰稿人:李媛;通讯员:潘瑞;审稿人: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