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2025年春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第十五次集体备课会议纪要

2025-06-06  点击:

会议时间:2025年6月5日

会议地点:明德楼303

主持人:李媛

参加人员:杨帆、李宁、吴爽、吕鹏、王鑫、周维强、赵香雯、于美臣、梁丽、尤嘉、曹西贝、齐晓飞、迟超群、谭若宇

会议记录:赵香雯

会议纪要如下:

一、课程组集体观看“周末理论大讲堂”——“三个务必”的理论与实践,主讲人胡长栓。

胡教授通过为什么要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重大理论意义以及“三个务必”的具体实践要求这三个问题引出本次讲座的三个内容:第一,“三个务必”历史与现实逻辑。第二,“三个务必”的重大理论意义。第三,“三个务必”的具体实践要求。

二、课程组教师进行讨论。

1、周维强老师:“三个务必”的重大理论意义,为思政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理论资源,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为思政教师,必须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理解党的精神谱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杨帆老师:讲座中关于“三个务必”实践要求的阐释,为思政教师的教学和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三个务必”作为切入点,通过历史案例、现实热点和学生成长需求,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活。例如,结合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成就,引导学生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价值;通过分析青年群体在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故事,传递“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以国际舆论斗争、科技“卡脖子”问题为案例,培养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责任意识。

©2024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地址:明德楼三楼    电话:3191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