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2025年春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第十六次集体备课会议纪要

2025-06-11  点击:

会议时间:2025年6月10日

会议地点:明德楼303

主持人:李媛

参加人员:杨帆、李宁、吴爽、吕鹏、王鑫、周维强、赵香雯、于美臣、梁丽、尤嘉、曹西贝、齐晓飞、迟超群、谭若宇

会议记录:赵香雯

会议纪要如下:

一、课程组集体观看“周末理论大讲堂”——运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体验式教学,主讲人龙兵。

龙教授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讲授。第一,带领学生身临红色遗址以坚定理想信念。第二,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以强化使命担当。第三,指导学生宣讲创新理论以增强“四个自信”。

二、课程组老师展开讨论

1、尤嘉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纪念馆等,如讲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时,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等。在参观过程中,安排专业讲解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内涵。

2、曹西贝老师:可以选取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遵义会议等,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和过程。在角色扮演前,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一过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在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抉择与行动,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3、吴爽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如VR、AR等,构建历史文化场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

4、李媛主任总结:运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多种体验方式,学生在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024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地址:明德楼三楼    电话:3191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