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年十月份以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举办四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主要围绕“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四个专题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党政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等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备课活动,围绕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主讲人朱卫东教授讲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及其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专题,主讲人高飞副教授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对国家发展成就的理解,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一代应如何承载历史使命,推动社会进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主讲人潘瑞老师聚焦于新经济形势下生产力的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强调了在全球竞争中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专题,主讲人李媛副教授对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解析,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倡导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推动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此次集体备课会不仅加深了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用好集体备课的经验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系列集体备课会,“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为实施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而不懈努力。(撰稿人、通讯员:潘瑞;审稿人:潘红)